首家非政策性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获批

日期:2019/4/24

首家非政策性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获批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内首家非政策性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近日获批筹建。保监会网站公告显示,“同意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和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注册地重庆市。拟任董事长彭吉海,拟任总经理董迎秋。”

  政策先行

  推动信用保证保险发展

  可以说,政策先行为阳光渝融的成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加快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支持设立区域性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发展信用保险专业机构。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相关保险产品,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主体获得短期小额贷款。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开展“保险+信贷”合作。促进更多保险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引导其提高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合理确定担保费用。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 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确定,以信用保证保险产品为载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正是在政策的指引下,阳光保险也确定了阳光渝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互联网金融相关客户、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三大群体。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阳光渝融将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满足个人消费金融的需求。

  专业公司

  探索与互联网全面对接

  早在2012年3月,阳光保险就成立了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以“信用保证险+银行贷款”的业务模式经营。而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开展了小微企业融资类保险相关业务,对小微企业融资进行信用担保,并已有多款信用保证保险面世。

  数据显示,2014年,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保证保险同比增长66.1%,信用保证保险支持14.2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997.1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国内的融资类保险存在费率偏高、担保门槛较高、手续繁琐等问题。而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天生就承担了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使命。

  比如,此前监管层就已提出,支持保险公司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保险公司要搭建便利的投保平台,优化承保操作流程,简化投保手续,为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易操作”的保险服务。

  据了解,阳光渝融将坚持传统信用保证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信用保证业务创新模式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建立专业完善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风控体系。其中,探索与互联网交易相关的信用保证保险将成为阳光渝融重要的战略安排,另外,还将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销售和服务创新。

  显然,将信用保证保险与互联网相结合,势必成为未来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主要方向。

  保险集团

  筹谋业务集群化发展

  随着阳光渝融的获批筹建,记者注意到,阳光保险的“小微生态圈”已在今年悄然形成。

  4月2日,阳光保险发起的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金所”)落户中关村。这是继中国平安的陆金所之后,第二家保险公司设立的P2P公司。北京工商局资料显示,惠金所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的股东为北京普惠博信股份投资管理中心和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惠金所将成为包括P2P、C2C、B2C、B2B等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在内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而在布局互联网金融平台之前,今年年初,阳光保险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已经开始筹建。与阳光渝融相同的是,“马上消费”同样选址重庆,作为国内第一家保险公司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除阳光保险外,还有重庆百货北京秭润、重庆银行、中国浙江小商品城)、物美控股。

  事实上,当前拥有集团体量的险企,都在着手打造自己的生态圈。据记者了解,多家险企都在申请成立信用保证保险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

  此前,具有先天优势的中国平安宣布,将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打通“天”“地”“网”资源,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具体而言,“天”是起步于2010年的平安直通贷款服务平台,是中国平安为开拓金融产品远程交易搭建的业务咨询服务平台;“地”即为2005年起步的平安信保,是中国平安旗下小额个人及小微企业无抵押消费贷款的服务机构,其模式为“信用保证险+银行贷款”;“网”则指陆金所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平台。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整合了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的业务管理团队,未来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

(来源于金融时报)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丨CONTACT

  • 电话:021-63218866
  • 传真:021-63218866
  • 邮箱:data@sh-imi.org
  • 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270号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