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市公司密集定增海航投资 欲打信托保险组合拳

日期:2019/4/24

4上市公司密集定增海航投资 欲打信托保险组合拳

    海航系上市公司近期的定增涉及其旗下的航空、旅游、地产、商业等多个板块,而从几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对象来看,此番资产重组主要集中于海航系内部资本结构调整。

  大象起舞

  海航系旗下的数家上市公司在4月中旬每隔两天即上演一场“定增”大戏:

  4月20日,渤海租赁公告称,拟以12.23元/股的价格,发行约13.08亿股,募资不超过160亿元,用于开展飞机和集装箱租赁业务。

  4月18日易食股份)公告称,拟发行股份购买凯撒世嘉、海航旅游所持有的凯撒同盛100%的股权(公司作价24亿元)。

  4月16日海航投资公告,计划以不低于3.9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3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用于收购渤海信托和华安保险部分股权,以及新生医疗100%股权。

  4月14日海南航空公告,拟以不低于3.64元每股的价格,向包括海航航空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5.934亿股,募集不超过240亿元,用于引进37架飞机项目、收购天津航空48.21%股权及增资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而将时间退回到2014年12月31日,彼时海航系的另一上市公司天津海运(行情14.78 -0.2%,咨询)刚刚宣布定增方案完成,募集资金约为120亿元,定增完成后,海航物流持有天津海运20.76%的股权,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此外,上银基金、国华人寿、方正富邦、财通基金等也获得配售。

  另外,海航系旗下的商业板块西安民生也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处于停牌期。

  显然,擅长资本运作与融资扩张的海航系,在本轮牛市中的资本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海航系资本结构调整中

  通过定增获得渤海信托股权之后,海航投资也将承担渤海信托此前未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的信托产品的财产损失。此前因投资标的存在违约情形,目前正处于刑事侦查阶段的“渤海信托-东海2号”信托计划,若未来无法获得资金返还,海航投资将对渤海信托进行补偿。


  海航系上市公司近期的定增涉及其旗下的航空、旅游、地产、商业等多个板块,而从几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对象来看,此番资产重组主要集中于海航系内部资本结构调整。

  “上述上市公司均为独立运作,互相不交叉持股。海航集团希望通过多元化上市平台,包括地产、百货、飞机租赁、机场等多个上市公司板块,多元化产业发展,并进行融资。”海航集团总会计师王东辉此前表示,“从2011年开始,我们按照六大产业进行了结构和产业、企业调整。并强化旗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全年亏损的企业,将调整管理班子甚至关企业。”

  4月16日,海航投资公告,计划以不低于3.9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3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用于收购渤海信托和华安保险部分股权,以及新生医疗100%股权。

  海航资本表示,增资渤海信托正是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积极推进公司进行战略转型,从单一的房地产业务转向房地产、金融和产业投资业务,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对房地产业务的依赖,分散公司受到单一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增加利润来源渠道,提升运营稳定性。

  通过定增获得渤海信托股权之后,海航投资也将承担渤海信托此前未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的信托产品的财产损失。

  据了解,此前因投资标的存在违约情形,目前正处于刑事侦查阶段的“渤海信托-东海2号金融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若未来无法获得资金返还,海航投资将按照增资后持有渤海信托的股权比例×渤海信托由此产生的损失数额的公式,对渤海信托进行补偿。

  重新布局信托板块的同时,海航系也对旗下保险板块进行了重调,海航投资将斥资22.99亿收购华安保险19.64%股权,对于收购华安保险,海航资本认为,在利好因素推动下,保险公司的利润率预计会显著上升。海航投资现阶段进入保险行业,可以分享下阶段行业增长红利。

  据了解,2011年年初,海航实业与海航酒店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进入华安保险,持股比例为19.64%,但海航系在华安保险为参股,华安保险第一大股东为特华控股,持股比例为20%。

  宣布定增方案的同时,华安保险已开始新一轮的资本运作,4月16日,精达股份第二大股东华安保险将向其第一大股东特华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所持有的精达股份全部股份。

  “为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充实现金流,降低股权投资比重,使得资产结构更趋合理,”华安保险表示。

  信托、保险之外,海航投资还将以29亿元收购新生医疗100%股权,公告披露,民营医疗需要符合医疗经营的场所,本次收购新生医疗便是为其他医院的开设提供专业的场地,打造医疗物业中心。公司认为未来随着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大量增加,用于医疗出租的商业地产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据了解,海航集团于2012年成立了海南海航健康医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规划投入200亿元,意图打造“健康服务业产业航母”。3月底,海航集团宣布与奥美德集团合作投资海南优联国际医院项目,预计投入1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实业、金融、旅游、物流为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海航系在A股共有海南航空、海航投资、渤海租赁、易食股份、海岛建设、西安民生、天津海运、九龙山等八家上市公司。海航系上市公司此番密集定增的手法是通过认购改变股东构成,从而使各个业务板块的定位更加清晰。

  另外,西安民生也因筹划重大重组事项而处于停牌期。4月21日,西安民生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西安兴正元购物中心有限公司67.59%股权和兴正元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骡马市步行街11,782.84平方米房产。作为海航系商业板块中的重要成员,西安民生的停牌或许意味着海航对其商业板块的调整已经不远。

  “定增”放大镜,大股东认购

  海航系的密集定增也引起了市场人士的警惕,以此前天津海运的定增方案为例,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航系动用36亿元参与天津海运增发后,完全可以通过天津海运将已经转为流动资金的36亿元再转回到海航系旗下的海航财务公司名下。通过“左手转右手”,海航系其实是以极低的代价获得了天津海运增发的一部分股票。

  4月16日,海航投资公告,计划以不低于3.9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3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其中海航投资控股股东海航资本将以现金及持有的华安保险12.5%股权参与认购,认购金额不少于42亿元。

  “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一方面显示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流动资金,同时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通过资本市场将母公司的资产放大,提升它的资产价值。”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4月20日,渤海租赁抛出一份再融资方案。公司拟以12.23元/股的价格,发行约13.08亿股,募资不超过160亿元。其中,80亿元用于增资子公司HKAC开展飞机租赁业务,33.93亿元用于增资天津渤海开展租赁业务,26.07亿元用于偿还所欠GSCII债务,20亿元用于偿还所欠Seaco SRL债务并对其增资以开展集装箱租赁业务。

  对此番定增,公司大股东海航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兴航、天津通万拟合计出资80亿元认购半数;其余认购方包括中加邮储1号、中信建投定增11号、广州城投、西藏瑞华、上海贝御等。

  实际上,作为海航系资本运作的惯用手法,高杠杆的运作模式仍然是海航系在A股市场的“利器”。

  华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渤海租赁债务压力问题也是市场对公司最大担忧。本次定增后,公司负债率由81%下降到65%,打开后续业务开展空间。

  4月23日,渤海租赁迎来了复牌后的第四个一字涨停板,股价收于19.31元/股,相较于复牌日的14.50元/股,大增33.1%,同样的剧情也在海航系旗下的易食股份、海航投资上演。

  “渤海租赁启动规模达160亿的再融资,完成后净资产将由目前的120亿扩张到300亿左右,按照公司现有5倍杠杆水平,总资产规模可扩至1500亿,考虑到杠杆率提升空间较大,资产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中银国际证券研报认为。

  但海航系的密集定增也引起了市场人士的警惕,以此前天津海运的定增方案为例,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航系动用36亿元参与天津海运增发后,完全可以通过天津海运将已经转为流动资金的36亿元再转回到海航系旗下的海航财务公司名下。通过“左手转右手”,海航系其实是以极低的代价获得了天津海运增发的一部分股票。

  与此同时,更由于海航物流和大新华物流的控股股东皆是海航集团,因此,不论是两者谁来控制天津海运都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另一方面,虽然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海航物流,并拟购买油轮、LNG船等相对高景气度的资产,但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此次扩张行为所蕴含的风险不容忽视,而且,随着LNG等燃料价格的不断提升,其经济性也将存疑。

  输血扩张路径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航集团及其旗下公司通过长安信托、金谷信托、中信信托、中粮信托、中铁信托等至少8家公司发行的15款信托产品仍处于存续期,总募集规模超过38亿元。

  除了发行公司债券、内部员工融资等手法外,近期海航系通过信托渠道募资也再度活跃。

  3月20日,“长安信托——海航商业控股集团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发行,发行规模1亿元,预期收益在9.5%-10.3%之间;一周后,“长安信托·海航旅游集团流动资金贷款单一资金信托”宣告成立,该信托项目的募集规模达到4亿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航集团及其旗下公司通过长安信托、金谷信托、中信信托、中粮信托、中铁信托等至少8家公司发行的15款信托产品仍处于存续期,总募集规模超过38亿元,其中贷款类信托与股权投资信托占据绝大部分。

  目前,距离到期日最近的信托计划包括“天津信托工商企业(海航集团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与“天津信托工商企业(海航基础股权投资——凤凰机场运营资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金额为5亿元与1.5亿元,分别将于今年6、7月份到期。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与海航系合作较多的信托机构有长安信托、天津信托和厦门国际信托,相比于上述信托公司,海航系与被视为是其资本运作平台的渤海信托的合作项目并不多。

  “由于海航和渤海信托业务都是单一信托业务,所以渤海信托不是海航的融资平台,而且海航通过渤海信托发行的单一信托规模占渤海信托总资产的比例很小,在6%左右。”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区瑞明表示。

  据了解,此前海航集团曾被爆出借旗下渤海信托向海航集团内部员工发行产品来进行融资的消息,通过近期的资产重组之后,海航系与渤海信托之间是否会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尚不得而知。

  由于高频率的资本运作,海航系不得不面对高负债率的境遇。从此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14年上半年,海航系8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5家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海南航空、西安民生、海岛建设、天津海运和渤海租赁,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74%、77.21%、74.90%、94.59%和81.54%。

(来源于理财周报)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丨CONTACT

  • 电话:021-63218866
  • 传真:021-63218866
  • 邮箱:data@sh-imi.org
  • 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270号4楼